長江中下游梅雨鋒暴雨聯合科學試驗正式啟動

項目組成員施放探空氣球

中新網湖北新聞6月20日電 (李傲)6月18日,2020年長江中下游梅雨鋒暴雨聯合科學試驗開展首次飛機觀測,一架搭載有云雷達和云中水凝物探測儀的飛機從湖北宜昌三峽機場起飛,穿越梅雨鋒降水云團進行空基觀測,與此同時,位于湖北咸寧的中國氣象局長江中游暴雨監測野外科學試驗基地、荊州江陵觀測基地通過多種地面觀測設備開展聯合觀測,協同捕捉梅雨鋒宏觀環境、云微物理和降水觀測數據。

項目組成員對新安裝的二維視頻雨滴譜儀進行調試

長江中下游梅雨鋒暴雨科學試驗由中國氣象局武漢暴雨研究所組織,聯合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江蘇省氣象局、安徽氣象科學研究所、山西人工降雨防雹辦、湖北省氣象局相關部門等國內外十余家單位和高校共同開展,試驗范圍覆蓋長江中、下游流域。

試驗項目負責人、中國氣象局武漢暴雨研究所所長崔春光介紹,本次科學試驗旨在通過針對梅雨鋒降水開展地基、空基、星基聯合觀測,融合應用多源觀測數據,探究梅雨鋒暴雨中尺度系統動力和熱力結構以及暴雨云團的水凝物結構和微物理特征,揭示水汽和環境場條件影響降水云發生發展的機制,對比梅雨鋒系統長江中游和下游的結構特征差異,分析研究梅雨鋒系統自西向東移動中的變化規律,促進我國強降水預報技術和能力進一步提升。

項目組成員在飛機上記錄相關觀測數據

在試驗項目啟動視頻會上,國家氣候中心丁一匯院士表示,該次聯合科學試驗通過多家單位聯合觀測,覆蓋了長江中、下游地區,對梅雨鋒的觀測研究有整體性思路,對提高梅雨鋒定量降水預報準確率有重要意義。

本次科學試驗將持續整個梅雨期,使用風廓線雷達、微波輻射計、C波段雙偏振雷達、毫米波云雷達、云高儀、雨滴譜儀等多種地面觀測設備開展地基觀測;同時還啟用了搭載有云雷達和云中水凝物探測儀的飛機進行空基觀測,用于探測云滴微物理特征及云底氣溶膠粒子的譜分布;通過衛星遙感進行星基觀測,探測梅雨峰的發展情況及移動路徑。

據了解,長江中下游梅雨鋒暴雨科學試驗是國家基金委重點國際合作項目“地基、空基聯合觀測的梅雨鋒降水云分析和微物理研究”的延伸,科學試驗研究成果將應用到梅雨鋒強降水研究和汛期氣象服務中。(完)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