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快評丨老干媽PK騰訊,廣告費糾紛案變詐騙案別當笑話看

6月30日晚,老干媽發布聲明稱:從未與騰訊公司進行過任何商業合作,已向公安機關報案。此前,裁判文書網一份裁判文書顯示,騰訊請求查封老干媽1624萬財產,法院裁定同意。7月1日,貴陽公安雙龍分局通報,3人偽造老干媽公司印章,冒充該公司市場經營部經理與騰訊簽訂合作協議,目前3人已被刑拘。(7月1日中新網)

一個是“國民辣醬”,國內調味品龍頭企業,一個是“國民社交”,稱霸互聯網領域,本來沒啥交集,如今卻打起一場口水“官司”,引起億萬網友的圍觀熱議,并紛紛站隊表態、分析是非。老干媽PK騰訊最終被警方查實,確屬騙子所為。一起合同糾紛案變成了詐騙案。

不過,這件事暴露出的問題不少,騰訊上當事出有因,網友別只當笑話看。

老干媽一直堅持“不打廣告、不借錢、不上市”原則,長期依靠品質取勝,風靡全國,遠銷歐美,滾動積累資產。事實上,老干媽成立20多年以來,廣大消費者確實也沒見過它的廣告。去年,網上出現一個魔性廣告,“老干媽”變身蘿莉少女,鬼畜舞蹈、洗腦神曲,被網友戲稱“土搖MV”,有媒體致電老干媽,工作人員卻告知“我們總公司這邊是不做廣告推廣的,可能是下面的經銷商或分銷商做的?!?/p>

所以,此次廣告費糾紛案確實可疑,騙子與騰訊簽訂推廣協議,其目的是為了獲取騰訊公司在推廣活動中配套贈送的網絡游戲禮包碼,之后通過互聯網倒賣非法獲取經濟利益。然而,騙子偽造老干媽公司印章,冒充該公司市場經營部經理,伎倆并不高明,為何沒有被騰訊方面識破,又是如何通過騰訊層層審查的?居然不跟老干媽總部核實下?

以騰訊這種管理規范、制度相對完善、流程嚴謹的大公司,居然都有上當的時候,似乎令人難以想象。近年來,各種經濟詐騙案時有發生,受害者不乏大企業、大型金融機構,騙子的套路五花八門,令人嘆為觀止。時下,正處于經濟復蘇階段,各行各業受到疫情影響,業績多有虧損,急于振奮起來,重新回到增長軌道,更需小心謹慎,吸取教訓,不要急于求成,謹防被騙子忽悠。

該案暴露出騰訊公司內部管理疏漏,在業務拓展方面,未能嚴把關口,面對“從不打廣告”的老干媽談推廣合作,放松了警惕心,以為遇到了個大客戶,結果反被騙子趁虛而入,墮入詐騙案之中。因此,騰訊應從此案吸取教訓,對相關部門和負責人員,依照公司制度進行問責,同時采取整頓措施,織密制度防護網,避免再發生類似事件。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