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瑪曲:沙化草原治理初見成效 全縣草原植被覆蓋率提高至98.2%

甘肅瑪曲縣草原被世界濕地組織譽為“中華水塔”“地球之腎”, 黃河干流在瑪曲草原流經433公里,是維系黃河流域生態安全的重要天然屏障。

長期以來由于人為和自然因素影響,全縣1335.48萬畝天然草場不同程度出現退化現象,其中潛在沙化草場67.77萬畝,完全沙化草場達12.23萬畝。沙化導致黃河沿岸塌方水土流失日益嚴重,黃河下游泥沙量增加,河床抬高,草場防風固沙能力下降。

△正在治理的沙化草場

2012年瑪曲縣通過治圍欄+草方格+施肥+土質改良+人工種草+植灌的方式開展沙化草場治理,截至2020年6月,瑪曲縣沙化草場減少至3.82萬畝,潛在沙化草場減少至55.9萬畝。 瑪曲草原監測報告顯示,全縣草原綜合植被覆蓋率由2012年的96%提高到2020年的98.2%。

△沙化治理對比

如今治理區林草植被逐步恢復,植被覆蓋度明顯提高,沙化草地基本得到控制,優良牧草比例和草原初級生產能力大幅提高,防風固沙能力不斷增強,初步扭轉瑪曲縣生態環境惡化趨勢。

△治理后的草場

(總臺央視記者 馬凌峰)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