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市科工信局、環保局、自然資源局、公安局、龍溪鎮政府等部門組成聯合執法隊伍兵分兩組對龍溪鎮居委會、石路7家傳統石灰立窯強制損毀。這是龍溪鎮黨委政府圍繞優勢資源拉長產業鏈條,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的又一重大舉措。
“以前到處都是灰蒙蒙的,家里一天不打掃就到處都是灰,還有難聞的氣體,這些石灰窯拆得好!”附近居住村民對拆除行動無不拍手稱贊。
近年來,龍溪鎮黨委政府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全力推進綠色發展,深入開展污染防治攻堅戰,以更嚴格的環保執法倒逼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實現了鎮域經濟新舊產能換擋升級,在發展油茶、銅鵝、食用菌等綠色產業的同時,積極淘汰傳統落后產能,磚瓦窯和石灰窯整治、采洗砂治理、豆腐小作坊取締成效顯著,共淘汰2個磚廠、11個石灰窯,關閉3家洗沙場。
“鎮里有豐富的石灰石資源,石灰行業曾是全鎮傳統產業,雖然能夠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但是不符合國家環保政策,必須淘汰到位。”龍溪鎮黨委書記顏志軍在拆除現場說。
與此同時,龍溪鎮黨委政府牢牢把握傳統產業升級發展、綠色發展要求,加大傳統豆腐作坊的提質改造,全面提升豆制品企業的環保準入門檻,深入推進豆制品產業的全鏈條發展,不斷植厚豆制品產業的整體實力,讓其更好服務于該鎮經濟社會發展。
龍溪鎮曹家塘村文小平豆腐廠是一家年產值200萬元的豆制品生產企業,13名員工全部為當地村民,其中6人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該豆腐廠通過環保改造,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醋水存入特制的沼氣池變成清潔燃料沼氣和有機肥料沼液。沼氣免費提供給周邊群眾使用,可供15戶群眾生火做飯燒水,每月為周邊群眾節約2000余元生活成本。而發酵后的沼液通過管道送至附近海龍臍橙經濟場用于土壤增肥,能供應500畝臍橙經濟場的肥料需求,既降低了傳統豆制品產業的環境污染,又變廢為寶產生了較高的經濟價值。
“通過沼氣池發酵、氧化塘凈化,實現了豆制品生產過程中的無污染處理,并且還能變廢為寶產生經濟價值”。龍溪鎮曹家塘村文小平豆腐廠負責人文小平高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