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國航一航班上所發生的旅客自殺事件,引發輿論的強烈關注。
據媒體報道,9月23日,由福州飛往成都的國航CA4230航班,在飛行途中客艙中出現緊急情況,航班于當晚21點29分備降長沙黃花機場,一名旅客出現自殺行為,經緊急搶救送到長沙當地醫院后死亡。
9月23日,國航福州至成都航班21點29分備降長沙
這一事件之所以能夠引發強烈關注,是因為在過往,鮮有類似的行為發生或者出現過。隨著媒體的報道,當晚同機旅客的一些說法也在互聯網上開始傳播。旅客的說法指向了,涉事旅客是在衛生間內實施相關行為,“看到這名旅客在脖子上有類似繩索一樣的東西”。因此,網友們則更加關注的是,涉事旅客是如何在狹小的機艙衛生間內實施的自殺行為。
然而,截止9月27日,涉事航班所屬公司中國國際航空尚未就此事作出任何回應。這顯然就有違常理,也并不合適。因國航CA4230航班事件的特殊性,如若這一事件沒有及時合理的信息公開回應社會,則勢必會造成一些網友對新聞內容理解上的偏差,從而導致其他不可預見的不好后果。一些自媒體開始引用2015年某國內航班衛生間自殘血腥圖片充當本次事件的現場圖片,正可說明問題。
自殺行為是一個應該得到正視的復雜社會現象和危險心理行為,本不應過多的加以報道和渲染。一些地區的媒體報道自殺新聞的文后,通常都會附帶著相關的防自殺熱線;通過搜索引擎檢索自殺關鍵詞,搜索結果的首位通常是心理咨詢熱線。這些舉措本意就是在常規社會新聞事件后,避免出現跟風和模仿現象。
更何況,民航安全無所小事。作為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飛機之所以能夠被廣大旅客所選擇所認可,不僅僅是因為其在時間方面上的優勢,更是因為其可靠性是值得信賴的。民航運輸有著一套完整且細致的標準作業程序,模塊化流程幾乎可以應對任何突發狀況,但多種多樣的新情況也不斷出現,整個民航業也一直在根據新遭遇事件,來修改完善標準作業程序。正因此,這起發生在航班上的罕見行為,更應該得到重視。
之所以要求航空公司出面回應,是因為航空公司擁有更多的現場素材和專業判斷。根據相關法規,每趟航班上最少有一名空保人員,他們是被要求佩戴執法記錄儀在飛機上進行相應的安全保障工作;乘務員的日常訓練的最終目的,同樣是為了保障飛行安全,他們也具有專業判斷能力。因此,航空公司有義務及時回應社會關切,不讓這一事件發酵變味,這將避免輿論過度猜測,有助于避免類似行為被有獵奇心理的旅客模仿。
此外,要求航空公司回應,也是在倒逼航空公司就這一事件進行復盤,通過自查以求進一步完善標準作業程序,避免類似事情再度發生。畢竟,飛機機艙屬于狹小密閉空間,噪音大、氣壓低、人群密度大,這樣的環境本就容易使得普通人的心理容忍度閾值降低,也可能誘發一些乘客的心理隱疾。再者,在飛機上發生了自殺行為,也可能對當班的其他乘客造成心理影響。要求航空公司出面回應,也是要求航空公司應及時對機上其他乘客作出應有的關懷和心理疏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