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養人,文化育人,清和少年,風華正茂,10月13日正值中國少先隊建隊71周年紀念日“清和育人傳薪火,文明實踐匯未來”長橋街道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展示,正式拉開帷幕啦!
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呂曉慧,上海市文明辦副主任、二級巡視員蔡偉民,市文明辦未成年人工作協調處副處長吳宏,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明辦主任楊海英,長橋街道黨工委書記,區教育工作黨委副書記,區教育局副局長應邀出席了此處活動。
好啦~話不多說
快來看看現場都有哪些精彩活動吧!
在長橋,社校聯動項目整合社區資源,以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契機,通過匯聚更多力量,引入更多項目,讓家門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真正為社區學子打開一本社區版的“教科書”。
長橋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授牌
社區無疑是莘莘學子社會實踐的大課堂。在此次活動中,長橋街道向六所學校授予了“長橋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點”,通過社校聯動,努力培養學生的志愿服務精神,讓文明常態化,志愿日?;?,引導學生樹立夢想、踐行文明。
“長橋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點”
上海市上海中學
上海市工業技術學校
上海市材料工程學校
上海市西南模范中學
上海市紫竹園中學
上海市聾啞青年技術學校
“身邊的文明實踐”校外講師團
長橋街道還為社區內長期活躍在志愿服務領域,具有突出貢獻的文明實踐者,頒發“身邊的文明實踐”校外講師團榮譽聘書。
他們中,有滿載光輝榮耀的一等戰功退役軍人、有感人至深的“中國好人”、有始終堅持為民所想的區人大代表、更有肩負大愛的社區志愿項目負責人。作為身邊講師,他們將用自己對文明實踐的熱忱為社區學子成長賦能。
“清和”有你 資源共享
身為文藝少年的你
是否對美術充滿興趣?
以美術教育為特色的上海市紫竹園中學
向社區開放教室啦!
社校聯動,融通共育
社校雙方簽定了共建協議
為社區文明創建助力,也為學生成長賦能
實現教育資源與民生服務
校園文化與社區文化良好融合~
分會場的7堂趣味融匯體驗課程
讓居民追憶校園時光
展開一場與當代美育課程的邂逅~
聞香品茗
翰墨書香
創意綜材
纖云弄巧
游戲丹青
心靈印刻
樂陶玩土
走進校園,多彩的課程,讓普通居民也能享受充滿回憶的校園文化。
文明實踐 為愛發聲
文明養寵
“文明養寵,文明實踐。我們要共同守護家園,讓我們的城市更加文明、更加衛生、更加和諧……”
活動當天,一則“文明養寵”的倡議書讓社區、學校、孩子之間形成互動,宣傳文明養寵。來自徐教院附中的學子帶來采訪視頻,他們拿起話筒,穿梭在校園與社區之間,為文明養寵“支招”,呼吁社區居民共同爭做有責任的“鏟屎官”?,F場,學生代表成立了“清和育人”新時代文明實踐小小志愿服務隊,他們將主動參與社區文明創建,成為社區治理的小主人。
文明,是一場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在長橋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積極牽頭下,轄區3家寵物機構也積極響應,成立了長橋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文明養寵志愿服務隊,他們將為社區流浪貓狗帶來日常清潔、短暫寄養和日后領養提供暖心服務。
文明光盤
聽~哪里傳來的稚嫩童謠聲?是長三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在歌唱《“光盤行動”我最行》傳頌勤儉美德、
“四史”Talk
聽爺爺講奮斗的故事,由徐匯實驗小學二年級學生杜暄桐精彩呈現,朗朗之聲于現場回響。
文明實踐in長橋
上海市紫竹園中學學生傅羽芝,講述他們與小橋、與社區之間的志愿故事。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1周年,在活動的最后,上海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聲樂系主任周進華老師,以及來自上海小學四年級學生陳沁妍用一曲穿越時光的經典旋律《我和我的祖國》,共同傳承使命,喚起紅色記憶。
志愿同行 成長賦能
“清和星期二”志愿服務集市現場人流涌動,眾多社區學子帶來了學習實踐成果,以扎實的專業技能功底,為社區居民帶來“家門口”的服務。
清洗眼鏡,上海市工業技術學校為居民提供眼鏡清洗服務~
快樂小花匠,上海市聾啞青年技術學校的小花匠們提供花藝服務。
航空服務禮儀,上海市信息管理學校通過職業妝容、儀容儀表、語言溝通,讓居民走進民航服務業。
公民社PM2.5,上海市材料工程學校為社區居民提供無償家庭空氣質量檢測。
惠民講壇為民所需,長橋街道文明實踐中心內有趣亦有用的各類講壇開講啦~
氣象科普VR體驗
想身臨其境體驗風云變幻嗎?最先進的VR眼鏡來到現場啦!臺風、雷電、云層穿越、暴雨,場景模擬為居民帶來真實體驗~
“畫”說黨史
上海市紫竹園中學的藝術老師李杰,從藝術的角度帶領社區居民了解黨史,在畫作與紅色中國藝術作品賞析中,回望曾經的崢嶸歲月。
隔代教育家庭講座
家校共育、校社共建,“長橋·家長匯”提升家庭教育成效,為居民帶來隔代教育講座。
除此以外,社區志愿者用自己的“老本行”,發揚志愿者服務精神,將愛心傳遞。
長橋有三十多所學校,涵蓋中小幼職教,其中知名學府林立,堪稱是一本近在眼前的“教科書”。正因為有著肥沃的教育土壤,如今這本“教科書”被珍而重之地翻動開來。
“清和育人”項目是社區教育積淀的成果,如今區域內的多所學校已借助“清和育人”項目這座橋梁,將各自優質的教育資源貢獻出來匯聚到社區公共課堂中,讓社區教育為地區建設與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