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家衛健委
【新民晚報·新民網】國家衛健委今天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2019年度《國家醫療服務與質量安全報告》,其中顯示,我國的醫療服務質量可及性和安全性持續提升。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表示,具體來說,一是醫療資源供給持續增加。在機構方面,2019年全國醫療機構總數已經超過了100萬家,其中醫院數量3.4萬;全國醫療機構診療人次87億人次,比2014年增加14.7%;住院診療人次達到2.7億人次,比2014年增加30.4%。在部分專業層面,像兒科、產科等薄弱專業的力量明顯增強。2019年每千名兒童醫院的床位數2.2張,比2015年增加0.17張。三級公立綜合醫院產科床位使用率從2016年的98.2%下降至2018年的83.7%,所以產科床位緊張的狀況有所緩解。在重癥領域,重癥醫學科床位占醫院床位的比例從2014年的1.9%,上升到2018年的2.2%,增幅16.4%。在人力資源層面,2019年全國執業(助理)醫師386.7萬人,比2014年增加33.7%;全國注冊護士總數2019年達到445萬人,比2014年增長了近50%。
二是醫療服務能力和醫療服務效率不斷提高。2016年至2018年,反映醫療服務廣度的DRGs組數,全國三級醫院由535組提升至563組;反映醫療服務能力的病例組合指數(CMI值),三級醫院由0.95上升至0.97。同時,2019年三級醫院平均住院日為9.2天,比2014年下降1.5天,實現5年連續下降。
三是醫療質量安全水平持續提升。2018年,三級公立的綜合醫院住院患者總死亡率為0.60%,二級公立綜合醫院總死亡率為0.47%,這兩個指標均實現3年連續下降。
四是合理用藥水平不斷提高。我們以抗菌藥物為例,2011年至2018年,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從61.4%下降到40.4%;抗菌藥物使用強度從61.8DDD下降到43.7DDD。這四個方面的數據反映出我們在資源供給、質量安全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郭燕紅表示,下一步的工作國家衛健委將以問題為導向,一是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圍繞著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以及防范重大公共衛生風險的需要,繼續擴大優質醫療資源供給,重點解決發展“不充分”的問題。二是加快醫療資源區域間的合理布局。以患者異地就醫和促進醫院同質化發展為切入點,重點加強中西部地區和基層的能力建設,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來著力解決“不平衡”的問題。三是加強醫療質量安全管理。進一步完善質控體系,擴大質控工作范圍,提高質控工作的科學化、精細化、信息化程度。讓廣大人民群眾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的醫療衛生服務,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需求。(新民晚報駐京記者 潘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