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這次是新品種!又一塊袁隆平超級雜交稻實驗田在蒙自測產
一個月前
位于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蒙自市草壩鎮的
袁隆平超級雜交水稻示范基地
迎來了水稻測產
當時
101畝的攻關片“超優千號”雜交優質稻
現場測產驗收結果為
百畝片平均畝產1134.6公斤
產量連續4年創造了
1100公斤以上的高產
而在基地的旁邊,是袁隆平超級雜交水稻新品種在蒙自市試種的地塊,當時的田里還是綠油油一片。
10月14日上午
這塊延遲一個月播種、移栽、收割的
袁隆平超級雜交水稻新品種
也迎來了測產
?
專家正在稱量稻谷重量。胡艷輝 攝
專家組選取了524平方米地塊,實收稻谷948.8千克,經曬選除雜1.0%,測定含水量為25%,最終折合標準水分畝產1036.23千克。
顆粒飽滿的超級稻。胡艷輝 攝
4月24日育秧,5月20日移栽,再到10月14日測產,袁隆平超級雜交水稻試種地塊的每個生產關鍵節點,每個重要環節,都是嚴格按照技術標準進行耕種、管理,才使得這個地塊的水稻長勢均衡,穗大粒多,結實率較高,無主要病害,也有較高的產量。
當地群眾正在割稻。胡艷輝 攝
當地群眾正在打稻子。胡艷輝 攝
秋日的超級雜交水稻新品種地塊里稻香拂面,沁人心脾,與春、夏季節多了份成熟和飽滿。20多名當地村民正忙活著收割、打谷子、裝袋、抬出田地、稱重……多次參與測產的他們,嫻熟而默契地在技術人員指導下做著測產活計。
今年是蒙自市和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高原育繁示范中心合作,引進袁隆平超級雜交水稻進行高產攻關試驗示范項目的第四個年頭,但超級稻新品種是第一年種植,就取得了畝產1036.23千克的較高產量。
農技人員測量水稻株高。 胡艷輝 攝
據了解,在水稻生長過程中,需要全程進行追蹤標記和精確診斷,以最必須、最少的作業次數,在最適宜的時期,用最合適的技術定量化強度來管理水稻。
“這是袁隆平院士超級雜交水稻新品種在蒙自的首次試種,今年情況特殊,播種、移栽和收割都延遲了一個月,在這樣的情況下能有這樣的產量,很讓人欣慰?!痹诂F場進行測產的專家說。
資料:紅河州委宣傳部
信息員:李艾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