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鄉巨變 唱響一曲脫貧攻堅的奮斗之歌

四川中煙對口幫扶的敘永縣西溪村鳥瞰。魏延華 攝

大山深處,甘孜縣斯俄鄉也倫達村和涼山州越西縣保石鄉洛度村的巨變,是新時期譜寫的一首歌。

這是一首歡快的交響曲。脫貧攻堅一路走來,曲調伴隨著兩個村前進的步伐——從土坯房到小洋樓,從空心村到產業強村,從舊俗陳規到現代文明,和幾年前相比,兩個村莊經歷了一場巨變。

這是一首澎湃的進行曲。也倫達村和洛度村的巨變,是“真扶貧、扶真貧、精準扶、扶精準”的生動寫照,努力踐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

作為兩個村的對口幫扶單位,四川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四川中煙”)及其下屬企業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的號召,積極踐行央企責任,高端站位、高點起步、高位推動,全力以赴完成歷史使命。

變化的,豈止這兩個村。近年來,四川中煙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國家煙草專賣局黨組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將精準扶貧作為四川中煙的政治責任,充分發揮自身產業優勢,充分利用定點幫扶地區的資源稟賦,始終把“真扶貧、扶真貧、精準扶、扶精準”作為幫扶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保障和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不斷增強貧困群眾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著力夯實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基底,著力實現“四個好”目標,持續推動定點扶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四川中煙援建的集體牧場。(四川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提供)

10月16日,四川中煙旗下融入哲學思維的創新產品全國商業年度銷量突破20萬箱!而在脫貧攻堅這個特殊的戰場,四川中煙要面對“貧窮”的纏斗,也要應對自然條件、歷史問題、思想觀念等問題的“圍困”,著力在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移風易俗等領域聚力“攻堅”。

脫貧之道

四川中煙積極夯實各幫扶點產業發展基底,強力拓寬貧困地區群眾收入渠道

8公里長的鵝卵石步道蜿蜒曲折,連接起敘永縣水尾鎮西溪村1社到3社,徜徉在步道上,沿途還有子母瀑布、黑水潭、108天梯等景點,一眼望去,美不勝收。

越西縣洛度村。(四川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提供)

這條步道,名叫“西溪寬窄步道”,已成為西溪村做大做強旅游產業的節點項目?!皩挕迸c“窄”,體現出一種哲學思維——

“輸血”式扶貧是“窄”;立足長遠,以智慧精微的方式打造合理的產業發展模式,激發“造血”功能,是“寬”。四川中煙變“窄”為“寬”,積極夯實各幫扶點產業發展基底,強力拓寬貧困地區收入渠道。

“貧窮”的根源不是缺資源,而是缺乏對資源的發現和變現的能力。解決之道,四川中煙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依托當地資源稟賦,把產業發展作為脫貧攻堅的重點。

釋放資源稟賦,發展特色產業。在甘孜縣,四川中煙綜合考慮當地生態資源條件,向也倫達村捐贈200頭牦牛,并由選派的駐村干部牽頭協調成立專業合作社,建立“農戶+公司+牦牛專業養殖合作社”的養殖模式,配合科學的養殖方法,大幅提升當地牦牛養殖產業創造價值的能力;在涼山州,四川中煙西昌卷煙廠因地制宜為洛度村修建跑山雞養殖場,捐贈雞苗,并采取工廠食堂每年回購方式,積極調動當地跑山雞養殖產業活力,堅定貧困群眾產業脫貧信心。

結合長遠規劃,構建產業格局。在敘永縣西溪村,開展脫貧攻堅以來,就確定以旅游促脫貧,深入挖掘旅游資源,做大做強旅游產業。四川中煙打造8公里“西溪寬窄步道”,將西溪山水風景充分展現,進一步完善西溪旅游功能布局。

放眼市場需求,深化產業“造血”。在敘永縣水潦彝族鄉白臘村,高山黑豬養殖歷史悠久,在此基礎上,當地衍生出農村生態養殖,其產品深受市場喜愛。四川中煙放眼市場需求,捐資在白臘村實施“格調黑豬”生態養殖項目,捐建養殖場及生產設備設施,購買育種豬、母豬、仔豬等,協同建立運營管理制度,打造“格調黑豬”品牌,深化當地產業“造血”。

解困之路

四川中煙意識到,解“困”的關鍵,不僅在于住上好房子,更重要的是對人居和生態環境的整體重塑

9月19日,秋高氣爽,初秋的陽光暖暖地照在身上。65歲的洛度村村民阿布里比早早起了床,忙著送兩個小孫子到幾百米外的幼教點。一路上,兩個孩子蹦蹦跳跳,歡聲笑語灑滿鄉間。幼教點里有四川中煙的叔叔阿姨送來的55寸大電視、平板電腦、磁懸浮地球儀,還有可愛的小豬佩奇……每天上學,成了兩個孩子期盼的事。

阿布里比家的新房,是2017年建成入住的。從土坯房搬進四室一廳的新居,阿布里比的臉上帶著笑意。然而,僅僅住進新房就夠了嗎?

隨著扶貧工作的推進,四川中煙深刻地意識到,解“困”的關鍵,不僅在于住上好房子,更重要的是對人居和生態環境的整體重塑——“建房子”與“挪窩子”并重,“改面子”與“換里子”兼修,“修路子”與“換腦子”一體。

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滿足美好生活需求,讓貧困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四川中煙在各幫扶點積極改善人居環境條件。

越西縣洛度村村民過上好日子。(四川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提供)

在甘孜縣也倫達村,四川中煙對全村47戶村民實施“五改三建”居住環境提升項目,改梯、改廚、改廁、改圈、改路,建小菜園、小花園及風貌塑造,該項目讓全村人居環境得到質的提升,大步邁向“四好新村”。

在敘永縣西溪村,四川中煙建立貧困戶破舊房屋維修基金,為貧困群眾“住房保障”建立長效保護機制。

在中江縣柳葉村,四川中煙什邡卷煙廠實施道路建設項目,解決了一直困擾當地群眾的斷頭路問題,讓車子進村,讓農產品出村,讓美好生活不期而至。

在綿陽市游仙區飛龍村和文風村,綿陽卷煙廠幫助當地維修加固塘堰、修建蓄水池、修建道路及沿線溝渠,接通自來水管網,保證農戶吃上安全方便的自來水……

四川中煙自成立以來,對各幫扶點捐資共計3263.6萬元,實施道路建設、飲水、用電、住房、提升村容村貌等項目,不斷改善人居環境條件,大力滿足當地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捐資共計1823萬元,用于各幫扶點提升學?;A設備設施項目,強力改善學生就學環境。

攻堅之力

以涓滴之力去“融化”觀念的“堅冰”,是另一種意義的攻堅

在敘永縣水潦彝族鄉雄光村,貧困戶家中都張貼著村規民約和文明衛生公約;每月舉行的壩壩會,不僅宣傳脫貧攻堅政策措施,還大力宣講勤勞節儉、清潔衛生、新事新辦的新觀念,一些村民“等靠要”的想法正在慢慢轉變,文明健康、感恩自強、遵紀守法、友善和諧的良好社會風氣已逐步形成。

在越西縣洛度村,安置點的房屋墻面統一粉刷上了政策標語和彝族藝術圖案,開展“感恩龍門陣”“火塘新風教育”等,讓村民改掉陳規陋習、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

相比惡劣的自然條件,在幫扶單位面前更頑固的堡壘,是當地的風俗習慣和思維觀念。以涓滴之力去“融化”觀念的“堅冰”,是另一種意義的攻堅。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四川中煙認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支點,只有充分釋放農村精神文明的活力,才能激活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全面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地生根。

四川中煙通過駐村干部抓,黨建工作部帶,領導調研督,多措并舉不斷強化各對口聯系幫扶村的鄉風文明建設。

首先,把扶志作為扶貧的關鍵。抓好開化引導,強化扶“志”措施,逐步改變“等靠要”的思想,調動貧困群眾奔康致富勁頭。

開展移風易俗行動。通過大走訪、培訓會、壩壩會、農民夜校等形式,大力宣傳脫貧攻堅政策措施,協助建立村規民約,引導貧困群眾形成勤勞節儉、清潔衛生、新事新辦的新觀念,幫助貧困戶“養成好風氣、形成好習慣”。

推動創建“四好新村”。積極推動各對口聯系幫扶村創建“四好村”工作,大力協助開展村內環境美化亮化、加強社會治理、培育鄰里關系等活動,營造良好社會風尚,推動形成文明健康、感恩自強、遵紀守法、友善和諧的社會風氣,聚力開啟鄉村振興步伐。

擔當之心

煙草行業作為國有企業,牢記黨的宗旨,踐行“國家利益至上、消費者利益至上”的行業價值觀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是央企踐行“六個力量”的具體實踐。

“煙草行業作為國有企業,牢記黨的宗旨,踐行‘國家利益至上、消費者利益至上’行業價值觀?!彼拇ㄖ袩熛嚓P負責人說,作為一家國有企業,要堅定不移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實施煙草行業脫貧工作部署,把握新形勢、謀劃新目標、實現新作為,助推全省打贏脫貧攻堅戰。

在脫貧攻堅一線,四川中煙的黨員干部沖在最前面,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脫貧攻堅,人民至上;精準扶貧,扶到點上。這是我一直的工作準則,也是我的使命和擔當?!彼拇ㄖ袩煹姆鲐毟刹縿⑿窆?018年被派駐到也倫達村開展幫扶工作,3年來也倫達村人均收入大幅提升,超過國家脫貧標準,對此,劉旭光認為自己“情系川西高原,無悔奉獻青春”。

西昌卷煙廠職工、彝族青年殷發被派駐洛度村擔任村第一書記,認真履行精準扶貧職責,獲2019煙草行業“勞動模范”等榮譽。

“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彼拇ㄖ袩焻⑴c精準扶貧工作以來,狠抓對口幫扶村黨建工作,夯實戰斗堡壘,助力建強基層組織,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5年來,四川中煙先后選派15名黨員脫產駐村扶貧,蹲點指導幫助貧困村認真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民主生活會等制度,幫助培養村后備干部,在黨員中培養致富帶頭人,戰斗堡壘不斷夯實,支部面貌煥然一新。

同時,通過結對共建,強化村黨支部建設。四川中煙黨組選派基層優秀黨支部到扶貧村開展支部結對共建活動,通過結對共建活動,著力探索脫貧攻堅決戰決勝期間黨建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實現基層黨支部之間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幫互學、共同提高。

讓黨旗高高飄揚在脫貧攻堅一線,四川中煙在敘永縣西溪村、雄光村、岔河村,甘孜縣也倫達村,各下屬單位在對口幫扶村修建或翻新村級活動陣地共計7處,為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這份擔當,來自于責任與使命,也來自于東方傳統文化的智慧與哲學。寬窄之道,核心理念在于“正直豁達、智慧精微”,寬是豁達,窄即精微。正直,是為人的原則;豁達,是處世的態度;智慧,是做事的方法;精微,是工作的標準。

使命與擔當,智慧與態度,這就是四川中煙交出的脫貧攻堅答卷。(有容)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