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綜合整治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2018年實施的2017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主體工程已完工,建設規模1606.667公頃,總投資3615萬元。協助完成2018年省級項目選址和規劃設計工作,建設規模933.333公頃,總投資2055萬元。塔峰鎮源頭村災毀耕地復墾項目完成驗收,建設規模25.05公頃,總投資100萬元。
調整征地補償標準,切實維護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合法權益。根據省市文件精神,及時調整征地補償標準和征地補償片區劃分范圍,進一步做好征地補償工作。征地工作步入依法、規范、利民的軌道。
加強地質災害防治,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始終把地質災害防治作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生命工程”,全年未發生一起因地質災害引發的人員傷亡安全問題。出臺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和應急處置方案,開展地災害應急演練15次。完成57戶、跟進38戶地質災害搬遷避讓。完成土市鎮栗岐嶺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施工,3個中小型治理項目工程量已完成60%,毛俊鎮龍江(總投資347萬元)和土市鎮古院(總投資189萬元)2個地質災害治理項目工程已進行招拍掛。
妥善解決一批歷史遺留問題,確保國土資源領域和諧穩定。以構建和諧國土為目標,堅持為民處訪解民憂,認真排查化解矛盾糾紛,接待來訪群眾1300人次,解決歷史遺留問題8件。尤其是出臺《藍山縣縣城規劃區內預留用地和安置用地實施方案》,縣城規劃區內各村預留用地完成規劃選址,明確位置和面積,妥善解決了多年來的預留用地和安置用地難題。
有序推進不動產統一登記等基礎工作。以創建全國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試點縣為契機,全面落實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和“最多跑一次”,深入推進不動產統一登記改革,累計頒發不動產登記證書3060本、證明1260份。啟動藍山縣第三次國土調查;完成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檔案整理;啟動數字藍山地理信息基礎工程建設。